德化争当世界陶瓷产业领跑者

电商资讯2015-10-31          792

德化是个千年古县,更是世界陶瓷手工艺的璀璨明珠,在中国乃至世界工艺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片因陶瓷而灵秀的土地上,虽历经千年风霜,今天依然窑火不熄,瓷香飘逸,熠熠生辉,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瓷都。

德化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陶瓷手工技艺,特别是明代以来,以“瓷圣”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大师,创造了温润、明净、典雅、精巧的德化白瓷,被法国人命名为“中国白”,使欧洲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德化白瓷仿制史,德化陶瓷扮演了“世界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近千年来,德化窑一直以其独具特色的瓷质和技艺享誉中外,有“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之美誉,如今有40多个欧美国家知名博物馆典藏德化瓷即为明证。

千年窑火不熄瓷香飘逸八方

德化虽不靠海,“水不通舟”,但德化人始终凭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闯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瓷就伴随着泉州港的繁荣,走出山门,走向海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品。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称赞“德化瓷器首屈一指”,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盛赞德化“制造的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清代沉船“泰兴号”发现的大量德化瓷,见证了古代德化陶瓷出口的辉煌历史。

德化靠发展“小工艺”,培育了“大产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德化一些企业家开始走出国门,到欧洲考察市场,发现西洋小工艺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此,德化陶瓷企业遍地开花,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了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全县现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陶瓷产值从1980年的1785万元到目前突破170亿元,陶瓷出口从1481万元增加到123亿元,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陶瓷业成为支撑德化发展的民生产业。

德化县县长欧阳秋虹说:“如今,德化80%的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首个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德化正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着手搭建面向世界的中国陶瓷在线交易平台(chinachinaonline.com)和陶瓷全球购平台(go.chinachinaonline.com),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抢占蓝海市场,争创中国电商示范基地和最大的陶瓷电商产业基地,目前位居“中国电商百佳县”第7位、福建省第2位。

为了让千年窑火薪传不息,德化持之以恒推动陶瓷企业从乡村向县城集中、向园区集聚、农村人口往县城集中。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县城陶瓷企业占全县比重从1980年的13%上升到90%,从业人数从1.2万增加到10多万,产值从29%提升到90%,县城建成区从1平方公里扩大到21.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14.5%扩大到72.3%,开创了以“大产业”为支撑的“大城关”发展模式。

德化靠发展“大城关”,造就了“大生态”。其中,德化县三班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由三班一百多个企业家组成26个股东,总规划1200亩,拟投资25亿元建成“中国茶具城”,组建成一个集茶具市场、电商、物流、研发、培训、体验、茶具文化旅游创意为一体的新园区。该项目一期预计2017年投入利用,现在已有500多家厂商意向入驻。

大师经济风生水起开创德化瓷艺新天地

“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这一句话无疑道出了德化白瓷工艺之高和材质之美。但近年来由于国内人力成本与陶瓷原料价格大幅提高,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德化出口瓷器风光不再,德化陶瓷产业徘徊于“做大”与“做精”的十字路口。令人欣慰的是,德化县大力实施“人才兴瓷”战略,创建大师工作室,成立大师创作团队,依靠专业院校的传授和民间师徒制传授传承陶瓷技艺,让陶瓷人才薪火相传,“大师经济”风生水起。

德化大力发展大师经济,鼓励支持陶瓷工艺者参评“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推动大师、高师队伍不断壮大。鼓励大师加强艺术创新创作,支持大师参加各类陶瓷设计大赛、艺术作品展等,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营造良好的大师创作环境,加快建设一批大师工作室,鼓励企业与大师共建研发创意中心,将大师创意注入工艺作品中,提高产品的艺术性和附加值,推动大师作品在线上拍卖,促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大师品牌”有机融合。

如今,德化县有“国字号”大师5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4人,省工艺美术大师36名,省陶瓷艺术大师49名。他们中有的成为传统佛像、现代瓷雕制作的标杆,有的开辟了“中国白”、“富贵红”等新瓷种,有的将“日用瓷艺术化”的理念发挥到极致。以“何派”艺术传承人陈明良为例,他秉承既坚守传统又不断创新的艺术创作理念,将“何派”艺术观音发扬光大,成功研制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珊瑚红”等德化白瓷瓷种。在灵活运用“何派”技法的基础上,结合当代陶瓷艺术与工艺的表现手段,陈明良创作出一件又一件独具匠心的作品,如突破传统体量的《千手观音》,融入薪火意境的《千年窑火》,大写意手法塑造的《一苇渡江》,展现原生态粗犷美的《盘古开天地》,巧妙地将现代科技生活与古代神话故事相融合的《相逢》等。德化县优雅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王韩英,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陶瓷工艺礼品和树脂工艺的创新研究,作品注重捏塑、人物面部细入刻画为主,创作陶瓷系列产品100多种,工艺匠心独运,制作精益求精,不少产品成为德化工艺礼品瓷中一项独特的陈设与收藏的艺术珍品,深受中外顾客的喜爱和欢迎。连年在陶瓷创作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内文艺界、收藏界人士的肯定。2015年5月,作品《持书观音》荣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近年来,德化瓷收藏市场特别是大师的作品在不断升温。2005年12月上海博海拍卖会上,明成化年间的德化窑双耳香炉拍出187万元的高价,引起世人关注;2009年在中国瓷都德化窑陶瓷名家名作展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的《坐莲观音》拍得45万元。2010年,福州一场拍卖会上,已故大师许兴泰的生前代表作之一《渡海观音》,更是以260万元创下成交纪录。与此同时,德化瓷器在海外拍卖市场上价格也频频走高。2012年伦敦邦瀚斯拍卖行拍出的一件明代“何朝宗印”印章观音像,成交价为52.92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34.58万元),创下了德化白瓷拍卖之最。

最近,德化陶瓷大师瞄准互联网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陶瓷收藏爱好者眼球。在天猫平台上的戴玉堂旗舰店内,有一个“名作收藏”的版块,汇聚了苏清河、苏献忠等陶瓷大师的部分代表作。其中,苏清河的手签作品“披坐达摩”陶瓷雕塑售价达到50万元。

聚力打造众创空间助创客梦想成真

maker,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灵感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空间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平台,通过向创客提供开放的空间和设备,以及组织相关的聚会和工作坊,从而促进知识分享、跨界协作以及创意的实现。

成功,无疑是每个创客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呵护青年“创客”的创业热情,尽可能降低他们的创业成本,德化诸多“众创空间”可谓读懂了“创客”的心情。位于德化电子商务创业园的“瓷智汇”众创空间作为全国首个以陶瓷为主题的众创空间,它整合了孵化器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化第三方服务资源建设起来的一个与陶瓷产业相结合的众创空间,是德化县政府重点打造的用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全县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推动和促进陶瓷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型小微孵化空间。

以建窑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园为例,它就是一家以帮助青年实现创业梦想为宗旨的“众创空间”,它可以提供包括商务代理、技术支撑、科技金融、法律保障、人才服务等的配套服务,帮助早期阶段的网商创业团队、传统商家在网购市场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园区内即将开放的咖吧、书吧的商务洽谈区,创业者可以在此享用免费的开放式办公环境,进行交流、合作和讲座。

德化县出台措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步伐,打造“众创空间”,为青年创客搭起创业“梦工厂”。为此,德化县培育一批创业示范基地(示范点),依托德化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窑电商孵化园、顺美集团创客空间、三班月记窑、青年大师新秀园、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等条件较为成熟的园区(企业),打造众创示范空间;还创建一批创业大本营,支持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建设海西大学生创业园;另外,还改造一批创客天地,充分利用老厂房、旧仓库、存量商务楼宇及浐溪南岸休闲步行街等资源改造成为新型众创空间,鼓励设立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陶瓷艺术大师工作室、农村驿站等;同时,为丰富创业服务平台形式和内容,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德化将举办“创业、创新、创意”系列大赛,积极开展各类创业论坛、创业沙龙等活动。

“青年创客村”“大学生创作基地”等解决的是创业场地难题,低成本的生活空间,洋溢着青春和激情聚集创业,所以这些年轻的“创客”们不再孤单。大家时不时地会相互串门交流创作体会,还会聚在一起品茗、赏作、论学,用年轻人特有的轻松与真挚碰撞出更多创作的灵感火花。德化“创客”只要怀揣一个创业梦想,带着一份初创激情,都可以来专属空间试一试身手。

  • 相关资讯

  • Copyright © dhec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德化县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闽ICP备13008858号-1 技术支持:憨鼠网络
    办公室地址:中国瓷都德化城东工业园2期德化电子商务创业园1号楼102
    邮编:362500 电话/传真:0595-23553955